把战场变为主场这一讲,我们接着讲《虚实篇》。上一讲,我们讲了虚实的三个原则。这一讲,我们就来讲虚实的方法论。 简单的说,虚实的方法论就两条: 第一个方法, “致人而不致于人”, 致人就是我调动别人,让别人到我这儿来。不致于人就是不要被别人调动,以我为主,以他为客。 第二个方法,我专而敌分。 我很集中,他很分散。 军事上的“致人而不致于人” 《虚实篇》一开篇是这么讲的: “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,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。” 你先抵达战场,在战场上先排兵布阵等着敌人来,就可以“以佚(今用逸)待劳”。 “后处战地”,别人把有利地形都占了,工事也构筑好了,就等着你去送死,你是“以劳待佚(今用逸)”了。 所以我们怎么样以实击虚呢?就是我们要能够先到那个地方,等他来。那敌人怎么会听我安排呢?无非是两个原因, 一是来对他有利,他自己想来;二是不来对他有更大的祸害,他不得不来。 我们就讲两个战例。一个是围魏救赵,孙膑灭庞涓的战例。第二个是王阳明鄱阳湖之战,灭了宁王的宸濠之乱。 第一个战例是围魏救赵是教科书上的标准战例,围点打援。就是我包围一个点,他的同伙就会派援军来援助他,然后我在援军来的路上设一个埋伏,把援军给打掉。 庞涓代表魏国攻打赵国的首都邯郸,齐国以田忌为大将,孙膑为军师,率军去救赵国。魏国包围了赵国的首都邯郸,但是孙膑他不往邯郸去,他直接就攻打魏国的首都大梁。 这叫什么?叫攻其所必救,我去攻打一个他必须要救的地方。如果我去邯郸解围的话,那可能就成了庞涓围点打援了。我去打大梁,那我是以实击虚。 我把魏国的首都大梁包围了之后,庞涓必须回师来救,这叫“能使敌人不得不来者,害之也”。 他离开了邯郸的阵地,要行军到大梁,他就处于虚的状态了,我就通过调动,让他由实变成了虚。那么庞涓回师来救,孙膑就计算他的日程,挑选马陵作为战场,在马陵设埋伏。这就叫“先处战地者佚”,他选择了战场。 选择战场很重要, 在《孙子兵法》里叫做 “故知战之地,知战之日,则可千里而会战”。我知道在什么地方战,我也知道什么时间在什么地方战,我就可以千里而会战。 我可以老远到那个地方去都安排好,因为整个剧本是我写的,时间、地点都是孙膑挑的。 孙膑还嫌他不够虚,他就定了一个 减灶之计,灶就是每天做饭的灶台。他第一天让大家挖10万个灶,第二天只留5万个灶,第三天只有3万个灶。庞涓就以为齐军斗志涣散,士卒逃亡,他就要抓住最快的速度,在孙膑抵达魏国首都大梁之前就追上他,把他消灭。 他要快点追上他怎么办?他10万、20万军队不能都急行军,他就要抛弃重行的装备,率轻兵来追,而且前面的轻兵人也比较少。 他一切的变化都在孙膑的计算范围之内。孙膑算好了他的日程,某日傍晚他会到达马陵,就是孙膑安排好的最佳伏击点。孙膑就在马陵设埋伏,全歼了庞涓的军队。 这样的战例在历史上非常多, 王阳明立了最大的军功,就是平定了藩王宁王的宸濠之乱。 王阳明是儒家的心学宗师,他是文官,不是军人,他也没打过仗。但是他熟读《孙子兵法》,他很年轻的时候就给皇上上过讲军事的奏折,就讲北方的军事应该怎么办。你看他那篇奏折的思想,基本都是《孙子兵法》的思想。到了宁王造反的时候,王阳明就赶上了可以运用他的兵法了。 怎么平定的呢? 当时朱宸濠,他号称是十万大军,声势浩大,攻打安庆,安庆已经抵挡不住了。安庆一下,那么南京就是城门洞开。明朝是两个首都,一个北京,一个南京,如果他进占了南京,他就有了号令天下的资本。 王阳明是怎么平叛的呢? 他纠集了一群地方部队的乌合之众,但是他没有去救安庆,他也救不了。他把部队一集结起来之后,马上就直扑宁王的老巢南昌。 宁王接到战报,说是南昌被占了,那等于他的老巢被人家端了。他就马上要回去救。等他回师来救的时候,王阳明就在鄱阳湖设了埋伏,一战就生擒了宁王朱宸濠。 找到战略重心,找准决胜点 所以讲虚实的道理,你面对一个战局的时候,你都要判断这个战局里面哪个地方是实,哪个地方是虚。 克劳塞维茨说过一个道理,他说: 任何一个战略都有它的战略重心,所以我们在制定战略的时候,最重要的就是要找到这个战略重心。 什么叫战略重心? 比如说敌人有四支部队分别在四个地方,你能不能用你的军队分成四份,挨个把他们每一个都灭了呢?你一个也灭不了。你要把全部的部队集中起来,找到这四个哪个是关键,你把这个关键的打掉,剩下三个自己就投降了。 战略重心的理论推进得更具体,就叫做决胜点。 你要找到什么地方是决胜点,然后把你全部的兵力压跨这个决胜点。这个决胜点被压跨了,整个就解决了。 虚实要应用到生活中 “我专而敌分”的道理,实际上我们要做任何事情要做实,就是一个“专”。 我个人还把它运用到很多小的事情上面,比如说时间管理。 我的时间管理的原则,三条: 第一条, 叫做日日不断; 第二条, 叫做时间一定要大块地使用; 第三条, 叫做对时间的安排要铁石心肠。 所以你要把这些虚实,专和分的道理,运用到任何的地方。王阳明说要切记体察,事上琢磨,放自己身上琢磨。你别天天想着学《孙子兵法》就是企业战略,不是大事,都是小事。 只有落实到小事,你才能知行合一。 比如说,开会不要接电话,这就是虚实,这就是专和分。你每一件事都去想,我是不是实,是不是专,你就真正是学会《虚实篇》了。 《孙子兵法》是兵书里面的第一,《虚实篇》是《孙子兵法》里面的第一, 《虚实篇》里面的第一句话,最了不起的一句话就是:“致人而不致于人”,是我调动敌人,而不是敌人调动我。 做到极端的就是我不管你怎么样,我只管我自己怎么样。 我们在经营里面也是这样,我要把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怎么把产品和服务做好。 客人自己会来,这就是致人。如果我不把自己的产品和服务做好,而是把精力消耗到天天去找客户上面,那就是致于人。 你为什么不能既把自己的产品和服务搞好,又能够去找客户?这犯了什么毛病啊?我们上一讲,讲了虚实的价值观,你不能哪都实,因为你只能把你的精力放在一个地方。 只对自己的客户说话,新的客户你就不要了吗?我又要给你讲一个儒家思想“近悦远来”,近处的人喜悦了,远方的人自然就来了。 所以我们要怎么吸引客户?把近悦远来颠个个,叫做悦近来远。 我要做的事就是照顾好我现在的客户,我现在的员工,其他的客户自然也会想到我这儿来,其他的人才也会想到我这儿来工作。 所以这就是致人而不致于人的原则,不仅是对敌人,对客人,对亲人都是同样的道理。 本讲小结 《虚实篇》的第二讲,我们就总结这一句话:“致人而不致于人”。对敌人是我先摆好战场让他来。让他来的方法有两个, 一个是用利益引诱他来;第二个是让他不来比来有更大的祸害,他不得不来。 同样,致人而不致于人也不仅仅是对敌人, 对我们的经营,对我们的客户,我们也是要通过把自己的产品和服务做实,让他自己想来。 而不能把精力花在天天到处去认识人,到处去找机会,到处去找风口。你找不到风口,反而会掉进沟里去。 这一讲《虚实篇》我们就讲完了,我还在文稿里给你准备了《虚实篇》的原文,你可以继续学习。下一讲我们进入《孙子兵法》第七篇《军争篇》。 上一篇莲花公墓综合介绍一下
下一篇四川生态葬,就选莲花公墓
|